毛囊炎會自己好嗎?原因、症狀、預防全了解

毛囊炎是什麼?

毛囊炎(Folliculitis)是一種常見的皮膚問題,通常是因為毛囊感染或發炎造成的,看起來有點像青春痘,會讓人感到癢癢的或不舒服,由於外觀上看起來並不好看,毛囊炎也可能帶來心理壓力,它有很多種類型,依據感染源、病菌種類和對皮膚的影響而有所不同,像是刮鬍子、泡溫泉、運動流汗或在戶外工作等日常活動,都可能引發毛囊炎。

毛囊炎可以出現在任何有毛髮的地方,常見的部位有:

  • 臉部
  • 手臂
  • 上背部
  • 小腿

我們身上幾乎每個地方都有毛髮,有些很細小,不容易注意到,而有些比較明顯。毛髮除了影響外觀,還有保暖功能,是保護身體的一部分,每根毛髮長出來的地方就是毛囊,而毛囊裡面也有油腺,不過,毛囊很容易接觸到細菌或外界的雜質,導致發炎或感染。

毛囊炎症狀

毛囊炎的初期症狀可能看起來像紅疹、小顆粒,或帶有白尖或黃尖的小膿包,在皮膚上,毛囊炎的部位通常呈現紅色或粉紅色,隨著時間,毛囊炎可能擴散到鄰近的毛囊,進一步形成結痂的傷口,雖然外觀看起來像青春痘,但兩者是不同的,需要加以區分。一旦毛囊發炎,就會腫起來,形成小顆粒,如果毛囊感染了,你可能會出現以下症狀。

毛囊發炎:

  • 皮膚發紅
  • 刺痛或不適感
  • 瘙癢
  • 皮膚表面出現凸起的小疹子

避免抓破丘疹或膿包,以免細菌進一步感染毛囊,加重症狀或留下疤痕,如果症狀持續或惡化,建議諮詢醫生以獲得適當的治療。

毛囊炎照片

毛囊炎

毛囊炎類型

毛囊炎可能由多種真菌或細菌感染引起,以下是一些較為常見的毛囊炎類型。

綠膿桿菌毛囊炎

綠膿桿菌毛囊炎是在熱水浴缸中浸泡過久後形成的,常見的游泳池和水上滑梯也可能引發這種感染,皮膚上通常表現為散布的紅色小皮疹,尤其是被泳衣覆蓋的皮膚,如臀部,最容易出現這種皮疹,其他症狀包括癢感和灼燒感。
綠膿桿菌毛囊炎通常會自動痊癒,若情況較嚴重,可能需要開立口服抗生素。

皮屑芽孢菌毛囊炎

皮屑芽孢菌,俗稱黴菌,這種菌仰賴皮脂為生,隨著人們出生後皮脂腺的活性增加,皮屑芽孢菌的數量也會逐漸增多。它通常只會停留在皮膚最外層的角質層,但如果皮膚的免疫力下降或皮膚環境變得適合菌類生長,皮屑芽孢菌可能會侵入毛囊,引起毛囊炎。

誘因包括:

  • 穿著緊身、易於保留濕氣的衣物
  • 炎熱潮濕的環境
  • 油性皮膚
  • 使用油性護膚品或防曬產品
  • 壓力過大
  • 皮脂腺分泌旺盛者
  • 皮膚免疫力下降
  • 同時患有脂漏性皮膚炎或青春痘

細菌性毛囊炎

細菌性毛囊炎是最常見的毛囊感染,通常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侵入毛囊後引起的,當皮膚出現小傷口或擦傷時,細菌便可能趁機進入,導致感染,輕微的毛囊炎可以使用外用抗生素治療,而較嚴重的情況則可能需要口服抗生素來控制感染。

毛囊炎會傳染嗎?

大多數情況下,毛囊炎是不會傳染的,但有少數例外,如果你的毛囊炎是由自然存的所細菌引起的,那可能會傳染給其他人。例如,若你在熱水浴缸中坐過後出現皮疹,其他在浴缸裡的人也有可能會感染。

有些毛囊炎是由傳染性細菌引起的,稱為金黃色葡萄球菌,如果你皮膚上有傷口,並接觸到沾有這種細菌的物品,如毛巾,就有可能感染。

毛囊炎有多常見?

毛囊炎其實很常見,很多人一生中都會碰到。不管是男生、女生,甚至小孩或嬰兒都有可能發生,某些類型的毛囊炎會比較容易出現在特定族群身上,比如私密處毛囊炎和鬍鬚毛囊炎就跟刮鬍子有關,特別常發生在常常除毛的人。

私密處毛囊炎

私密部位的毛囊炎通常是因為除毛、剃毛或拔毛造成毛囊受刺激,導致發炎,穿著過緊的內褲或材質不透氣的衣物,也會增加皮膚摩擦,加劇發炎的風險。

如何預防及緩解

  • 避免過度剃毛或除毛,減少皮膚刺激。
  • 選擇寬鬆、透氣的內褲,減少摩擦。
  • 使用溫和的清潔用品保持清潔,避免使用含刺激性成分的產品。
  • 若症狀嚴重,請就醫諮詢醫師,可能需要抗生素或外用藥治療。

腋下毛囊炎

腋下是毛囊炎的好發部位,因為該區域容易出汗、潮濕,加上剃毛或除毛的刺激,容易導致毛囊阻塞與感染。

如何預防及緩解

  • 減少剃毛頻率,避免過度刺激毛囊。
  • 使用止汗產品前,確保腋下乾燥,避免毛孔阻塞。
  • 穿著透氣的衣物,減少出汗。
  • 若腋下發炎嚴重或反覆發作,可尋求醫師治療,必要時使用抗生素或外用藥物。

這些區域的毛囊炎雖然不嚴重,但若反覆發作或處理不當,可能導致膿腫或皮膚組織感染,因此及早治療與預防非常重要。

頭皮毛囊炎

頭皮毛囊炎是指頭皮的毛囊發炎,常見原因包括細菌或真菌感染、油脂分泌過多、刮傷皮膚,甚至是壓力或免疫系統低下,這種狀況不僅會引起頭皮不適,還可能影響毛囊健康,嚴重時甚至導致局部脫髮。

如何預防與治療:

  • 保持頭皮清潔:使用適合自己髮質的洗髮產品。
  • 避免抓癢與刮傷:若有搔癢感,可使用抗敏感洗髮精或舒緩產品。
  • 減少染燙次數:避免過度刺激頭皮。
  • 控制壓力:保持規律作息與心情放鬆,提升免疫力。
  • 治療感染:若症狀嚴重,可諮詢醫生,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或抗真菌藥物。

輕微頭皮毛囊炎可自行改善,但若發現反覆感染或出現掉髮情況,應及早就醫進行診治,以避免毛囊受到永久性損傷。

屁股毛囊炎

屁股毛囊炎是指臀部的毛囊發炎,常見原因包括長時間坐著、出汗不透氣、衣物摩擦,或是穿著過緊的褲子,這類毛囊炎可能會讓人感到不適,且外觀像痘痘或小膿包。

如何預防及緩解:

  • 保持皮膚乾爽:運動後及時清潔並換上乾淨衣物。
  • 穿寬鬆、透氣的衣物,減少摩擦和悶熱感。
  • 避免長時間久坐,適時起身活動。
  • 正確清潔與保養:使用溫和的沐浴乳避免皮膚刺激。
  • 若有嚴重的膿包或反覆感染,應儘早就醫,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或消炎藥物。

適當的保養與預防措施能有效減少屁股毛囊炎的發生,避免進一步感染或惡化的情況發生。

胸部和背部毛囊炎

胸部和背部的毛囊炎有時看起來像青春痘,這些部位若出汗過多,紅疹可能會更嚴重,這類毛囊炎在青春期很常見,因為油脂分泌增加,若免疫系統較弱,胸部、脖子或手臂也可能反覆出現毛囊炎。

毛囊炎的成因

毛囊炎主要是因為毛囊發炎和感染所引起,金黃色葡萄球菌是毛囊炎最常見的致病菌之一,雖然這種細菌平時就存在於皮膚表面且不會造成問題,但一旦透過割傷或皮膚破損進入體內,就可能引發感染。

其他可能引發毛囊炎的原因

  • 皮膚護理產品阻塞:含油的保濕霜等產品可能堵塞毛囊。
  • 除毛:如剃毛、拔毛或熱蠟除毛。
  • 毛髮倒生:毛髮無法正常生長而嵌入皮膚。
  • 其他細菌感染:如在不潔的溫泉或熱水池中接觸到的細菌。

容易引發毛囊損傷的原因

  • 剃毛、皮膚損傷、緊貼皮膚的繃帶。
  • 穿著緊身衣物,導致皮膚悶熱潮濕。

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、避免過度刺激毛囊,以及減少風險因素能幫助預防毛囊炎,如果情況持續或嚴重,應該及時就醫處理。

毛囊炎會自己好嗎?

輕微的毛囊炎通常在幾天內透過基本的自我照護即可痊癒,且不會留下疤痕,但如果感染較嚴重或反覆發作,可能需要處方藥物治療,如果不及時治療,嚴重的感染可能會導致永久性脫髮和形成疤痕。

目錄

更多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