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會引起皮膚變色和瘙癢性紅疹的皮膚問題,情況通常從幼童時期開始,並可能持續到成年,Medskin 提醒:雖然異位性皮膚炎無法根治,但透過適當的護理可以有效控制,常見的治療方式包括類固醇藥膏、抗組織胺藥物,以及處方藥。
異位性皮膚炎是什麼?
異位性皮膚炎(Atopic Dermatitis) 是一種慢性疾病,會導致皮膚瘙癢、乾燥和脫屑。此疾病通常反覆發作,可能只在孩童時期出現,也可能影響一生。
在膚色較淺的人身上,異位性皮膚炎通常呈現紅色斑疹;而在膚色較深的人身上,則可能出現棕色、紫色或灰色的斑疹。
異位性皮膚炎照片
受異位性皮膚炎影響的部位可能比周圍皮膚顏色更淺或更深。在發作期間,異位性皮膚炎通常表現為肘彎或膝蓋彎曲處的紅疹。
常見的外觀特徵:
- 皮膚顏色變化:可能出現較淺或較深的斑塊
- 紅疹:發作時常見於皮膚彎曲處
- 皮膚乾燥和脫屑
這些特徵可能會因膚色和病程而有所不同,每位患者的表現也不盡相同。
異位性皮膚炎v.s濕疹
「皮膚炎」與「濕疹」都是指皮膚發炎的情況,而濕疹是一個廣泛的總稱,涵蓋多種皮膚疾病,異位性皮膚炎則是最常見的一種類型濕疹。
作為一種異位性疾病,異位性皮膚炎與以下疾病屬於同一類別:
- 食物過敏
- 花粉熱(過敏性鼻炎)
- 氣喘
異位性皮膚炎的類型
所有濕疹類型都會引起瘙癢和皮膚發紅,但異位性皮膚炎是最嚴重且最慢性的類型。
其他濕疹類型包括:
- 手部濕疹:僅影響手部,通常因頻繁接觸刺激性化學物質引起。
- 接觸性皮膚炎:因接觸某些刺激物而導致的皮膚刺激。
- 汗皰疹:僅出現在手指、手掌和腳底的一種濕疹。
- 神經性皮炎(苔癬化):因反覆摩擦或抓癢而導致的皮膚增厚斑塊。
- 錢幣狀濕疹:一種慢性疾病,會引起如硬幣大小的斑點,通常伴隨瘙癢。
- 靜脈性皮膚炎:常見於下肢循環不良者的一種皮膚刺激。
誰容易受到異位性皮膚炎的影響?
異位性皮膚炎最常見於兒童,但任何年齡層都可能發生,不論是男性或女性其發病率相同,而在族群中,黑人的發病率稍高於白人。
在所有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中,65%的人在出生第一年內發病,而90%的人在5歲前就會出現症狀。
異位性皮膚炎症狀
異位性皮膚炎的主要症狀是皮膚乾燥和瘙癢,在發作期間經常會出現紅色皮疹,許多外在和內在因素都可能引發濕疹的發作,而引發的發炎反應會增加血流量並引起強烈的抓癢衝動。
濕疹的發作會一直想抓癢,雖然抓癢當下可能感到舒緩,但會導致更嚴重的發炎,甚至引起皮膚感染。
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因年齡而異,以下是不同年齡層的典型症狀:
異位性皮膚炎嬰兒症狀
- 乾燥、瘙癢、脫屑的皮膚
- 頭皮或臉頰上出現紅疹
- 嚴重時,紅疹可能起水泡並滲出透明液體
- 可能因瘙癢影響睡眠,抓癢還可能導致皮膚感染
異位性皮膚炎兒童症狀
- 肘窩、膝蓋彎曲處或兩者同時出現紅疹
- 紅疹部位的皮膚出現鱗狀斑塊
- 皮膚出現變白或變暗的斑點
- 皮膚變厚、變硬(皮膚苔癬化)
- 極度乾燥和脫屑的皮膚
- 脖子、臉部(尤其是眼睛周圍)出現紅疹
異位性皮膚炎成人症狀
成人的異位性皮膚炎通常表現為極度乾燥和脫屑的皮膚。
與兒童相比,成人的異位性皮膚炎症狀通常出現在不同部位,包括:
- 膝蓋後側
- 肘彎內側
- 頸背部
- 臉部
此外,成人患者更可能在眼睛周圍出現症狀,有些在兒童時期患有異位性皮膚炎的成人,皮膚可能留下變色或皮膚增厚的斑塊,這些部位容易受到刺激,有些患者在童年時期的異位性皮膚炎症狀消失多年後,可能在成年期再次出現。
異位性皮膚炎多久會好?
異位性皮膚炎通常是慢性疾病,沒有明確的根治時間。然而,症狀的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會因個體差異而異,可以透過適當的治療和管理得到有效控制。
異位性皮膚炎的恢復情況:
- 兒童患者: 許多兒童會隨著年齡增長,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會逐漸減輕,甚至有些孩子會隨著時間自然好轉或完全消失,大約有一半的兒童會在5歲之前出現症狀緩解。
- 成人患者: 成年的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症狀通常會持續一生,但可以透過適當的治療來控制。症狀可能會隨著季節變化、壓力或過敏源暴露而反覆發作。
控制與治療:
- 治療時間:使用保濕、局部類固醇或其他處方藥物可幫助控制癢感和發炎。透過日常護理和藥物治療,大部分患者的症狀可以在幾天或幾週內得到緩解。
- 避免觸發因素:減少過敏源的接觸、避免抓癢、保持皮膚濕潤等方法,可以減少復發的次數與程度。
異位性皮膚炎的原因
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多因性疾病,意即並非由單一原因引起,而是可能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導致。這種情況發生於皮膚屏障功能受損時,使皮膚對刺激物、過敏原及其他環境因子更加敏感和脆弱,當接觸到引發症狀的刺激物或過敏原時,這種反應被稱為接觸性皮膚炎。
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皮膚為什麼容易乾燥?
患者的皮膚屏障功能受損,容易失去水分並讓刺激物進入,導致紅腫、瘙癢的皮疹出現。
常見的誘發因素
異位性皮膚炎的發作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,其中包括生活習慣和環境的影響:
日常活動
- 長時間的熱水澡或泡澡
- 抓癢
- 出汗
- 過熱或冷乾的天氣
接觸性刺激
- 肥皂、清潔劑
- 羊毛或合成纖維衣物
- 灰塵、沙子、煙霧
過敏原
- 花粉
- 動物毛屑
- 灰塵
其他因素
- 激烈運動
- 壓力
異位性皮膚炎飲食禁忌
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應該避免一些常見的食物過敏源,這些食物可能會引發症狀或使皮膚發作。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盡量避免以下食物:
飲食禁忌:
- 蛋類:特別是蛋黃,因為蛋是常見的過敏源,容易引起皮膚過敏反應。
- 堅果類(花生、杏仁、核桃等):這些堅果是常見的食物過敏源,容易誘發異位性皮膚炎的過敏反應。
- 乳製品:如牛奶、奶酪等,對一些人來說可能會引發過敏或加重症狀。
- 海鮮(蝦、蟹等):海鮮也是過敏源之一,對某些人來說可能會加劇異位性皮膚炎。
- 加工食品:例如即食餐、餅乾、罐頭食品等,含有防腐劑和人工添加物,可能會使皮膚狀況惡化。
- 辛辣食物:如辣椒、麻辣火鍋等,會加重皮膚的發炎狀況。
- 高糖食物:糖分過高的食物(如甜點、糖果等),會提高體內的炎症反應,可能對皮膚不利。
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方法
目前尚無根治異位性皮膚炎的方法,但找到適合的治療方案對減少癢感和不適至關重要,減少癢感能有效減少壓力,並幫助防止過度抓撓,減少皮膚感染的風險。治療方法因人而異,包括家庭療法、皮膚護理常規的改變、非處方護膚產品以及處方藥物。
雖然很難抗拒抓癢的誘惑,但避免抓癢非常重要,因為抓癢可能會讓受影響區域的情況惡化。
1. 家庭療法
- 保濕:最有效的預防措施是保濕,有助於改善皮膚屏障功能,健康的皮膚更不容易發炎,並能有效阻隔過敏原和刺激物。
- 洗澡與保濕:每天洗澡並保濕是簡單有效的滋潤方法。洗完澡後,立即使用有潤膚劑的保濕產品,這類產品可在皮膚上形成一層保護膜,幫助鎖住水分。
2. 異位性皮膚炎藥膏
- 使用皮質類固醇藥膏或軟膏能有效控制癢感並修復皮膚。
- 嚴格遵循醫生指示,過度使用可能導致皮膚變薄或色素流失等副作用。
3. 醫療處方
- 強效類固醇:醫生可能會開立比非處方藥更強效的類固醇藥物來控制發炎和癢感。
- 口服類固醇:在嚴重情況下,醫生可能會開立5至7天的口服類固醇藥物。
- 生物製劑注射:FDA批准的注射藥物杜匹木單抗(Dupilumab)可用於治療無法透過其他處方治療控制的重度異位性皮膚炎。此藥物通過減少促進發炎的分子(稱為白細胞介素)的釋放來發揮作用。
- 藥物包紮或濕敷:醫生可能會處方藥物包紮或濕敷治療,這些治療可保持皮膚濕潤,減少癢感。
異位性皮膚炎可根治嗎?
異位性皮膚炎通常無法完全治癒,但多數兒童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改善,甚至有些可能會在某個階段不再出現症狀,或者發作的情況變得較輕微。儘管異位性皮膚炎無法治癒,但透過正確的治療,它是可以有效管理症狀的。
大多數人可以透過每天至少使用兩次乳液來減少症狀,即使你非常注重皮膚護理,仍然有可能會遇到復發。因此,了解如何在復發時管理症狀是非常重要的。
如何有效管理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?
要舒緩發炎的皮膚並減少癢感,可以採取以下方法:
- 每天至少保濕兩次
使用無香料或染料的保濕乳液、油、噴霧,找到適合你的產品並將其納入每日護理習慣中。 - 使用止癢膏
市售的氫化可的松膏可以暫時緩解與異位性皮膚炎相關的癢感。 - 避免抓癢
如果皮膚癢,試著輕壓而不是抓癢,如果是小孩有異位性皮膚炎,可以剪短指甲並睡覺時戴上手套。 - 服用抗過敏或抗癢藥物
抗組織胺藥物,可以減輕癢感,與醫師討論最適合的藥物,這些藥物有些可以在藥局購買,也有需要處方的。 - 穿著舒適衣物
避免穿著緊繃或刺激的衣物,這些可能會加劇癢感。 - 使用加濕器
如果居住或工作環境的空氣過於乾燥,可能會加劇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。加濕器能夠增加空氣中的濕度,幫助改善皮膚狀況。 - 選擇無染料、無香料的肥皂
對於異位性皮膚炎患者,溫和且無香味的肥皂最為理想。 - 減少壓力
由於壓力和焦慮可能會觸發異位性皮膚炎,練習正念冥想或放鬆技巧有助於管理症狀。
如何預防異位性皮膚炎復發?
雖然無法完全預防異位性皮膚炎,但你可以採取一些措施來減少發作的風險。
方法包括:
- 避免可能的誘發因素
避開已知的觸發物,如過敏原、刺激性物質或極端的天氣條件。 - 保持皮膚充分保濕
經常保濕可以強化皮膚屏障,減少皮膚乾燥和過敏反應。選擇無香料、無染料的保濕產品,並每天至少兩次使用。 - 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
透過規律運動和保持良好的睡眠,減少壓力,這些都有助於改善皮膚健康。 - 穿著舒適的衣物
避免穿著緊繃或會刺激皮膚的衣物,選擇透氣性好的天然材質,如棉質衣物。
異位性皮膚炎菜單
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飲食應注重避免觸發過敏反應的食物,並選擇能夠減少發炎的食材。建議的異位性皮膚炎菜單範例:
早餐
- 小米粥配鹹菜:小米粥是一種容易消化的食物,對皮膚有益。搭配無辣鹹菜,可以清淡又開胃。
- 蒸地瓜:地瓜富含纖維和抗氧化物,對皮膚有保護作用,簡單又營養。
- 溫豆漿或無糖米漿:豆漿是台灣常見的早餐飲品,選擇無糖版本,對皮膚更友善。
午餐
- 雞胸肉配時蔬:雞胸肉低脂高蛋白,配上時令蔬菜(如小黃瓜、青椒、蘆筍等),健康又美味。
- 燙青菜:如燙青江菜、菠菜等,這些綠色蔬菜富含維他命,對減少炎症很有幫助。
- 無油蒸飯或五穀飯:五穀飯富含纖維,能夠提供長時間的飽足感,避免血糖波動,減少皮膚過敏。
晚餐
- 烤鮭魚配胡椒炒花椰菜:鮭魚富含Omega-3脂肪酸,對減少皮膚發炎有益。搭配清炒花椰菜,有助於提供更多抗氧化劑。
- 豆腐蒸蛋:豆腐是植物性蛋白質來源,不會引起過敏,蒸蛋也是一道輕盈的選擇。
- 白飯:配上一小碗白飯,簡單又能提供必要的碳水化合物,讓晚餐更加完整。
點心
- 水果:如蘋果、梨子、葡萄等,這些水果富含水分和維生素C,有助於舒緩過敏症狀。
Medskin 小提醒
雖然異位性皮膚炎通常不會造成危險,但它可能會對您的舒適感和生活品質造成很大影響,幸運的是,現在有多種治療方法可以幫助控制症狀。大多數人在找到適合的護膚方案後,都能顯著改善病情。